電影「咒」使用了催眠技巧嗎? 會不會有後遺症?

最近更新日期 2022-07-30

這幾天社群媒體上常有朋友打卡去看了「咒」,說很可怕、很推

我注意到了 NLP彭博老師 跟大家的分享的方向不同,是以「警告」大家的角度出發,因為電影中可能誤用或刻意使用了催眠技巧,對觀眾可能有不太好的影響 (後遺症)

看電影就是一種催眠

其實看電影,進入劇情時本身就是一種催眠狀態,坐在椅子上,卻能跟隨電影中的新怒哀樂而流淚或大笑,就已經是催眠狀態了,如果再加上更多技巧,就會將一些「暗示」植入到潛意識,即便離開電影院還會持續,彭博老師對「咒」中出現的催眠技術有專門寫一篇文,可以到 彭博老師 IG 上看看

我跟彭博老師聊了一下發現,電影中的拍攝手法與橋段,確實很像是催眠的技巧,一些催眠敏感度比較高的人,很容易「中招」,所以我決定…不去電影院看 XD

雖然身為催眠師,對於這種刻意要進入潛意識的訊息都會有警覺,只是看一部電影還要跟導演大鬥法有點累,而且在 Dcard 上還真的出現了一些觀影後不良反應,一種類似於驚嚇後的創傷反應,這對於恐怖片來說真的是一種「創舉」,但對於為了娛樂而去看電影,卻留下驚嚇的觀眾來說,就需要一點恢復步驟

後遺症處理

如果信奉民間信仰,這時候可能會想到「收驚」,這方面我比較沒有研究,我認為比較像是心理慰藉,但如果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投射了觀眾自己的對於民間信仰的恐懼,這也不失為一種辦法

不過既然是由類似催眠的方式引發,這裡也說一下催眠技術在處理這種恐懼創傷,最常使用,也是最快速的方式是–畫面淡化法,將產生恐懼的畫面直接淡化,就可以大幅降低畫面帶來的恐懼感,同時進行正能量的療癒,釋放負面的感受,在催眠狀態穩定,催眠師操作得宜狀況,一次就能有好效果

可以自我催眠處理嗎?

我知道你一定想問,一定要找催眠師嗎,可不可以自己催眠自己做到?

答案是「不建議」!

原因如下:

1.沒有被引導催眠的人,其實不知道是否真的進入催眠狀態,效果很難確認
2.自我催眠比較適合非創傷的潛意識溝通,如果要療癒創傷,自己很難控制,潛意識大門一但開啟,正面與負面的訊息都會進入,可能導致二次創傷

最好的方式還是找合格催眠師進行一次催眠,再由催眠師教導或提供催眠錄音帶回去加強!

聽催眠錄音有用嗎?

至於聽 Youtube 上的催眠錄音有沒有呢,這就要另外一篇文章討論了,因為要看催眠錄音的目的、錄製的腳本、引入催眠的技術,還有更重要的,聽眾自己的暗示感受性分類。

下次聊~

訂閱催眠心理學電子報

與分享最新潛意識、催眠議題、研究成果,以及如何運用到生活中,讓你的潛意識自助旅行充滿樂趣!

立即訂閱

說兩句吧,一起聊聊~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